坚持“两个结合” 赓续千年文脉
深化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“惠安实践”
中共惠安县委书记 王春雷
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论述,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、提供了根本遵循。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,持续做好文化遗产“物化、活化、教化”三篇文章,让文化遗产在新时代活起来,焕发新的光彩。
一、坚持保护第一、传承为先,持续做好“物化”文章。
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、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,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。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,全力保护林则徐、冰心等名人故居,指导修复闽王祠、琉球馆等遗迹。到中央以后,“文化足迹”更是遍布大江南北,每到一处都反复叮嘱加强文化遗产保护。我们要牢记嘱托,增强珍爱之心、尊崇之心、责任之心。对物质文化遗产,重在留形留魂。要坚持“渐进式、微扰动”理念,有序推动崇武城墙等254处不可移动文物和66幢传统历史建筑分批修缮,让文物说话、让历史说话、让文化说话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,重在活态传承。要充分挖掘88个非遗代表性项目,延伸布局传习所、文创展馆,培育特色课程、传承人,持续为非遗保护注入新鲜血液、青春力量。
二、坚持以文塑旅、以旅彰文,持续做好“活化”文章。
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密不可分,要坚持以文塑旅、以旅彰文,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。近年来,福建将文旅经济作为“四大经济”之一,全力打造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;泉州以“世遗之城”IP为牵引,做热古城游玩、民俗演艺。我们要主动融入省市发展大局,有机结合山海城禀赋优势、“三惠”文化品牌,争创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。要整合滨海风光与惠女风情,打造“海的女儿”民俗体验区。以32公里G228惠安段为轴,串联崇武古城、惠女精神传习地、小岞美术馆、问海等网红点,扩大“最美海岸·风情惠安”知名度和影响力。要整合闽南建筑与南派雕艺,打造“惠安工匠”研学观光区。以雕艺文创园、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传习所为载体,布局技艺体验、个性定制等工业旅游业态,擦亮世界石雕之都、中国建筑之乡金字招牌。
三、坚持根植人民、服务人民,持续做好“教化”文章。
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人民立场贯穿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全过程,亲自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体系和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,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、幸福感。我们要牢记人民是文化遗产的创造者、传承者、共享者,要策划推出更多高品质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,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。硬件上,重在建强载体阵地。持续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(站)规范化建设,打磨提升新图书馆、博物馆等95个文明实践点,营造更多主客共享文化地标。软件上,重在丰富活动形式。持续开展“非遗进村居进校园”、媒体乡村行、“厝边的艺术”“我们的节日”等系列活动,将文化文艺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。